Sunday, October 12, 2008
Monday, July 07, 2008
阿里山上的鹿仔樹
我也是氣憤難消
這則新聞不單說明了阿里山而已
還有雪山vs宜蘭, 蘇花高vs花東 青藏鐵vs西藏
以及眾多全球化的事例
也讓我想起李喬的小說:那棟鹿仔樹
壹蘋果網絡 | 鮮話 人間異語 | 人間異語:可憐阿里山人摸不著陸客 | 2008-07-07
人間異語:可憐阿里山人摸不著陸客
2008年07月07日蘋果日報
人間異語
放大圖片
劉先生 飯店業者圖片: 1 / 1
Q:阿里山在國人心中地位一直下降,這幾年反成觀光客最愛,為什麼?
A:阿里山從921以後很辛苦,1、2年沒人來,我們一直等,從國民黨政府等到民進黨政府都沒人,我們等到失望,就開始自己努力去開創國民旅遊、東南亞市場。到現在,我們有穩定市場,台灣旅遊人口素質越來越好;香港、日本及東南亞客人也很愛阿里山,在地人一步步建立自信。
Q:怎麼看陸客來台?
A:陸客來台,政府完全把我們排除在外。那天觀光局帶踩線團來,到大停車場就直接到火車站坐小火車到神木,玩完就到阿里山賓館吃飯,火車、賓館全是政府委外給財團經營的;陸客吃完午飯就走了,我們連陸客都沒看到。政府錯誤政策只讓民間利益團體跟財團得利,經濟效益沒普及地方。
Q:問題出在哪?
A:首先是旅行社控制行程,團進團出一定要透過旅行社,他們一競爭就削價,不敷成本就帶陸客shopping。之前規定陸客1天80美金才合理,有導遊28塊美金標到,賺什麼?靠購物。
導遊剝削抽4成
有陸客上阿里山住斗南,因導遊怕他們口袋花光,也擔心他們知道台灣市場行情。像阿里山茶定價公開,成本高,導遊就帶陸客到遊樂區外買越南及大陸茶,1斤好幾千,導遊抽4成,還送中餐,你看利潤有多嚇人。
Q:陸客會笨到不知道?
A:所以我們當地人很痛苦,覺得這些人在搞爛阿里山。所以阿里山人才說:如果旅行社削價導致利潤有問題,我們寧願不接陸客。為了陸客,破壞好不容易建立的市場機制,而且只考慮陸客,台灣人呢?若繼續這樣,5年台灣觀光就被搞臭。
真正帶頭摧毀阿里山的就是觀光局、林務局跟阿里山森林管理處,只顧倉促擁抱陸客,根本不願好好規範旅行社訂出標準規格行程;林務局只想把在地人趕出遊樂區,未來將遊樂區整個給財團經營;阿管處則粗暴的對待地方文化。
我想問他們:「阿里山要拿什麼給陸客看?」大概只能拿那幾棵檜木,可是檜木也不是他們種的。阿里山出名是因《高山青》這首歌,阿管處就在車站弄個原住民歌舞,可是這樣只是商品,為何不讓他們回部落表演?為何不蓋個鄒族傳統文化園區,讓各部落展售農產手工藝品,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卻寧願給財團蓋飯店?
阿里山伐木史,也可以做個文化村;還有廟宇文化,像我們受鎮宮每次廟會,觀光客看得都不想走,晚上流水席有人就跟我們一起吃,還有外國人。只有這些特殊台灣文化才會讓客人回去還常想起阿里山,這些連我們下里巴人都懂,政府為何不做呢?
惡搞家鄉很心痛
我在阿里山做旅遊20年,知道越多越痛苦。我大專畢業在台北工作,待遇很好薪6萬,後來弟弟車禍過世,只好回來;阿里山沒什麼工作,我去應徵旅社,薪水變9千,那時旅社很沒系統,我從洗馬桶到跑業務什麼都要做,每天從早忙到晚,我想既然回來,什麼都要忍。那時只要有旅館管理訓練課程我都跑去上,就想把旅館品質做起來。
我是山上孩子,國中就帶著帆布包下山讀書,過程比別人苦,所以比別人更在乎阿里山,現在看到有人這樣惡搞家鄉,真的很心痛。
記者陳玉梅採訪整理
Sunday, July 06, 2008
走出藍綠對立的政治思維
絕世兵器是否有自己的意志?它是否能感受到操弄它的劍客是個庸才?也許可以。但問題是,there is nothing he can do。它對於自主性的渴望,表現在各項重大人事提名案之上,他長期處於國民黨權力邊緣的事實,讓他無需過度分心尚未被滿足的酬庸;蒙破爛憲政之福,他不受立院威脅的權力,讓他無需即刻回餽飢渴的派系黨閥;一笑眾生倒的熟男魅力,讓他不必向媒體解釋難以算計的人事抉擇。事實上,在馬人望最低的這一刻,如果再選一次總統,國民黨內又有誰可以代他出馬?民進黨內又有誰有信心能克敵致勝?沒有。
如果綠營的人看不懂馬/國非一體的事實,就妄費他們玩政至今。事實上,他們懂的。蠢的是,當他們看出馬/國之間既分且合的矛盾後,卻不選擇見縫插針,讓民眾看清"馬/國不兩立",反而提出馬"治國無方"或"馬無法整合國民黨"的論述。試問,扁初上台時不也曾因其理想性格弄得政壇雞飛狗跳,他曾幾何時又治國有方了?況且,馬若治國有方,綠營能濫芋充數至今嗎?馬若能整合國民黨,綠營未來還能有多少政治舞台?而今劉內閣的手忙腳亂和立院與總統府間的差池,都說明了馬/國之間尚處磨合期。急功好利的綠營政客,竟急於將馬和國這兩個心口不一的個體綁在一起,想一石二鳥,一拳二中,卻徒然給了國民黨舊勢力逼迫馬屈從的助力而已,綠營能從中得到任何好處嗎?
如果綠營想在藍綠口水戰中重新站起來,該做的不是跟著國民黨一起罵馬,而是站在馬這邊,善意地給他鼓勵,給他建議,同時也說給台下看戲的民眾聽,藉此重新擦亮理性問政的招牌,並從中乘機裂解馬/國體制,擴大馬/國之間的間隙。人民之所以選馬,正是因為他們認為馬是既有政壇中的一股清流,並非真的支持國民黨。歷經數載終於玩爛意識型態招牌的綠營,如果不能在馬/國尚未合體的這個時機點上,找到自己發芽的空隙,還把自己放在藍營的對立面,這樣做除了增強敵人團結外,別無好處。
"馬綠合作"聽來固然荒謬,但過往的理想性格已全數兌換成現金的綠營,到底剩下什麼可以和藍一拼?從過去的歷史來說,馬英九這個人雖然固執,但非十足奸惡之徒,腦袋也還算不壞。縱使他背負著過多的國民黨意識型態,但在國民黨眾中,最可能獨立於既有分贜體系之外,而願成就個人政治光環的,也是馬。綠營如果還在乎人民福祉的話,真正要反的對象,應該是那些意在復辟的權貴,而不是一把能為己所用的倚天劍。倘若真能夠放下藍綠對立的無聊把戲,丟棄為反藍而政的招牌,綠營人士才可望重新拾回為民而政的聲譽。
Sunday, March 25, 2007
雪山隧道毀宜蘭,青藏鐵路滅藏獨
這是我這一陣子的MSN代號。我個人十分反對破壞珍貴環境的重大交通建設。這個世界已經不再是兩百年的拓荒年代、背神年代,不需要用人蹟來取代神蹟。那些贊成人蹟無止境擴張的人,都是短視近利、利欲薰心、或是無知的人。
前兩種我不想救,關於第三種人,也許還有機會......
我的大姨子長年住在米國SF,這個月,她放長假去夏威夷玩,後來回到台灣來探親。我太太去找她聊天時,她很自然地說到夏威夷的明媚風光,和當地政府為了維持夏威夷觀光財而特別設計的生態保護及環境政策。
夏威夷的海島四週,多數都禁止漁獵,以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唯獨圈少數保留區,留給有執照的原住民從事漁獵行動。我的大姨子長年住在沒有什麼自然風光的矽 谷,因此這趟夏威夷之旅對她而言,不僅得到了渡假的快感,也得到了美國人式的、對於未來世界的信心。因此當他來台灣探親時,用很愉快和欽佩的口吻,和我太 太談著夏威夷。而當我太太回家跟我轉述夏威夷的環境政策時,我卻一點都沒有高興的感覺。
我想我的大姨子、我太太以及我,在生態的開發上,都抱持著儘量不要過度開發的看法。我們都不是極端的生態主義者,但也不是極端的經濟至上者。然而當我聽見夏威夷的環境政策時,我卻一點也不欽佩那樣的設計。我回我太太的第一句話是:生態保護?For whom?
夏威夷的環境政策,表面上是保全了當地的生態,不被過度的開發破壞。這點對於認識台灣墾丁10年以上的人,我想都很能接受。大多數的人看到台灣如此不堪於貪婪地破壞台灣各地風景時,我想的確也都會發出對夏威夷的讚許。
但從社會的角度來說,夏威夷生態的保全,雖然延長了夏威夷觀光財的生命,但我在意的,卻是誰從此觀光財中獲利。
從那一小塊的原住民保留地中,我們可以猜到些許可笑又可悲的答案:來自美國的大財團。
是的,獲利最豐的不會是在海灘賣賣冰淇淋的當地小販,而總是大型觀光飯店集團,總是那壟斷航線的幾家航空公司,總是那從美國運來的無數現代交通工 具......反而在當地的夏威夷人,他們能做的,只能當當跑腿的小弟,或是賣賣土產與紀念品,甚至只能學著跟他們的傳統生活幾乎決裂了的肚皮舞及相撲。
夏威夷當地大家都知道是火山的地質,所以非常難以形成常態性的大型農業社會。因此數百、數千年來,夏島人都是以漁獵為主要的經濟模式。但自從美帝搶佔夏島 做為一州後,夏威夷人被迫嵌入美國社會,而且,難堪的是,只能嵌入美國社會的下層。這樣的尊卑關係,是所有殖民關係中必然的宿命。
而當夏威夷還是美國太平洋最重要軍港的那個年代裡,夏威夷的開發,多少受限於軍事用途優先的土地政策,而保留了較多的當地生活方式。但當夏威夷成為太平洋 上最具代表性的休假勝地後,全面地改變了當地人的社會經濟。首先,漁獵空間被迫縮減再縮減,終於到了無法支撐原住民傳統生活的地步,而被迫離開當地部落, 進入白人社會的低下階層討生活。其次,在大型觀光產業發展起來後,夏威夷的土地和資源都變得洛陽紙貴,貴到原本可以不花一毛就自由取用當地資源的原住民, 到後來根本負擔不了。所以適合被開發的土地,都被高度利用,售價也高得離譜,並擴及到所有其他的生活支出上去。
對觀光產業的經營者來說,高單價的好處是你可以維持高利潤,也可以過濾掉部份經濟能力較差的觀光客,維持當地的高水平觀光勝地的形象。但對夏威夷人而言, 卻代表著,他們在自己的家鄉的生活,愈來愈困難。不管是買一棟房子或是吃一頓飯,價格都比他們所習慣、所能接受的價格高了好幾倍。在經濟的擠壓下,原住民 被迫遷往更不宜人居的地方,或是從事白人們不願從事的工作,來換取微薄的薪資。
宜蘭在雪山隧道通車後的情形也是類似。習慣於花上千萬買房子的台北人,看到唾手可得的宜蘭房價只有四分之一,便直呼便宜地濶措出手,但對多數的宜蘭人來 說,這樣的房價他們根本不可能買得起。他們能做的,只有遠離家鄉,去台北找工作,再回頭把錢寄回家裡,或是根本離開家鄉。至於宜蘭當地所創造的觀光財,仍 然是給台北的大財團給整碗賺去,部份當地人竟以能分到一些殘渣便眉開眼笑,殊不見他們必須付出整個宜蘭的在地文化特色做為代價。也許宜蘭政府可以算一算, 在宜蘭被台北人盡情地消費後,宜蘭人是不是真的變得更有錢了?還是錢已經被台北人賺走了呢?
所謂的生態保留區,只是一塊不起眼的墓碑,遲早被四週的雜草煙滅。而現在又來了一條青藏鐵路,我們對它或許能有很多期待?但讓我們別再那麼自私地轉過頭去為他們想想,當地人能對它期待什麼?
推薦閱讀
飛彈和驢蛋
混蛋政客動員驢蛋民眾的招數,真是中外皆然
北韓把飛彈射到海裡,美國日本緊張得跟找地方尿尿的狗一樣,緊急召開聯合國安理會還說要執行制裁。但同樣地,在以色列把飛彈打到黎巴嫩的平常百姓家,造成 多人死亡的悲劇後,布希公開在G8高峰會裡操詌譙,罵的不是以色列的軍事攻擊,而是那些引發以色列轟炸行動的中東真主黨。
天哪,這世界還有沒有是非公義。明明以色列殺了無辜的百姓,而北韓只是炸魚,但美國卻在制裁北韓之餘,還要支持以色列的行動?這顯示了美國要制裁北韓是要表現他們的至高權力,美國要支援以色列則是要維持他們在中東的灘頭堡。
美國的行動從來就不是為了「Peace」,而是為了「Power & Profits」。美國透過制裁北韓,除了展示它控制世界局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能獲得的利益:繼續給在西太平洋駐軍的美國戰艦,一個堅實的理由。而更 多的駐軍,代表更多的軍事支出,代表這些國際政客更有機會和軍火商們串連起來搞自肥。
至於美國手下的傀儡國家以色列,美國更是得透過他,維持在中東的攪局能力,進而控制石油。中東如果總是太平無擾,油價就會穩定,佔中東多數油井開採權的美國石油公司,就不可能飆高油價,並從中獲取巨大的利益。
再者,石油是全世界經濟的命脈。透過掌控中東國家間的恐怖平衡,美國政客們同時就控制了世界的經濟動力;也就是說,美國只要能夠在中東擁有最大的影響力,就等於掐住了世界各國的咽喉。
另外,我也想問一下,布希何時可以公開罵一下他在聯合國安理會的伙伴──中國,罵他們亂在台海試射飛彈?在新疆進行核子試爆?不可能地!北韓和中共比起 來,軍事技術高得多,對美國及世界的威脅也絕對更大,但美國從來就沒種抗議,沒種像個大哥哥站起來,幫世界伸張正義。所以如果正義(Justice)這兩 個字從布希口上講出來,各位請自動將它翻請成笑話(Joke),然後電視轉台。我保證很多台灣的土產電視節目都可以講出更好笑的笑話。
最好笑的是美國的蠢驢人民,還有人上街頭抗議真主黨的?也不想想看,當年這些恐怖主義招數,是不是就是美國政府教他們的。看來,混蛋政客動員驢蛋民眾的招數,真是中外皆然。
推薦關讀:我在伊朗長大
農民的故事
回顧那些自稱左派的台灣人,除了一個白米炸彈客值得尊敬外,眼底還能有誰值得注目?
http://www.nytimes.com/2006/07/20/world/asia/20blind.html?_r=1&th&emc=th&oref=slogin
更進一步地,即便是那些右派所發起的抗爭,看起來也是兒戲,或者說,是有錢有權人的遊戲。爭的不是一個階級或一群人的普遍利益,而是少數人的私利而已。
回歸人性的基本共同利益,才有辦法看見社會運動的真正立基點,才能感動非我族類的其他人。
原文鏈結
推薦關讀
Tuesday, April 11, 2006
與人爭辯
我寫過:
我不知道你是在說哪些人
也不知道全面拼音化是指什麼
但我是支持以羅馬拼音取代注音的
羅馬拼音並不邪惡
荷蘭人來台灣不過卅年
台灣平埔族便足以用此拼音系統
拼寫他們的語言150年,直到被漢人抹殺掉
善用它,會成為多元台灣獨特的文化工具
長老教會推廣白話字後
連完全不識漢字的人,只要學了白話字三個月就能讀完整本聖經
及其他用白話字寫的各類報章雜誌
試想
如果我們的小孩會了羅馬拼音
他們可以在三歲到六歲就讀完全唐詩
而且管它台語客語北京話
難道不比鴉鴉地學This is an apple更有文化意義嗎?Fayever 寫過:
完全不認同。
這樣的搞法就像老共把「新聞聯播」改成「xain...(對不起我不會拼@@)」的漢語拼音一樣可笑。
會唸又怎麼樣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像火星文一樣;我ㄉ阿ㄋki。
中文字特殊的地方就是字有字意,組合起來樂趣更多。
故人西辭黃鶴樓;只會「唸」而不懂是甚麼意思等於零。如果我會唸完一篇英文報導卻完全不懂在講甚麼,跟一個字也看不懂是一樣的。
另外,羅馬拼音取代注音有點多此一舉。沒學過注音與羅馬拼音的小孩學那種都一樣,並不會減少他們的學習時間。
我又寫
你可以完全不認同
但你沒有辦法否定歷史上
拼音文字帶給部份台灣人的教育功能及意義
這對他們來說,是顛覆了科舉為上的文化價值的
擺開歷史不談
語言的使用與學習並不是你所陳述的零合遊戲
不是某天醒來就全都會了
你可以讀一整篇的英文
表示你不可能全部內容都不懂
要讀“故人西辭黃鶴樓“前
也一定有其他白話的東西先讀過
不是所有東西都是用這麼文言的抽象理解
而拼音文字所能夠支撐的學習內容
就是這一段最基礎的部份
他讓只會講“媽媽“的小孩
很快就學會寫“mama"
他讓只會講“阿嬷“的小孩
很快就學會寫“a-ma"
學會這套書寫系統
可以讓小朋友閱讀其他用拼音漢語寫成的書
能更快地進入漢語文化體系內
這就是胡適說“我手寫我口“的意義
相對地
注音符號和漢方塊字只限制了一種文化系統的可能性
以 上,我刻意不談什麼漢字難學與國家競爭力之間的問題。但若從文化政治學的角度來看,正因為漢語的困難,造成讓懂得文字的人握有權力,千餘年來,能懂得文字 的就是那些人在世襲,因而經年累月地擴大了階級差異,雖在政治上統一了中國,但在文化上卻依然是中央與地方極端分裂的。
而且,就文學的價值來說
空有“故人西辭黃鶴樓“一句
你可能忘了
你讀的不是李白的口音
你讀的是現代台北中國人的口音
換言之,你抺殺了文學的語音趣味
白泡泡
幼咪咪
霧煞煞
這類的語音趣味寫成漢字就消失了
至於“故人西辭黃鶴樓“及其他文學作品是不是有它的語音趣味已不可考
這意味著我們現有的漢語書寫系統
事實上就是用來抹除區域文化特殊性的
如果抺除文化特殊性是可以被接受的話
何不乾脆只學英文?
......my old friend has said good-bye to the yellow-bird mansion.......
這樣一句話,說不定也可以寫成十四行詩
總之,語言的文學價值,是super-strcture的(套馬克思的術語)
但它做為學習的基礎,是很material level的
不可混為一談,顧此失彼
簡體或繁體中文,值得爭嗎?
事實上
有了羅馬拼音
而對西方人來講,比較容易學會聽說寫
如果台灣放棄注意符號而採羅馬拼音
也會有類似的優勢
在易學的前題下
比較有文化價值的書寫系統(即繁體)會被有意識地保留下來
更重要的是
對於我們以及西方人來說
都會更易於學習台語,客語,甚至是原住民語等非官話
有更廣泛的文化發展空間
有更近於原貌的書寫系統
文字的價值會更顯重要
因此
與其重視簡體繁體
不如重視台灣的現有文化
是否也被保留下來了
如果台灣的文化沒有被保留下來
這樣的文字系統就是有缺䧟的
用什麼體又有什麼差呢?
如果不重視文字對於自身文化保存的重要性
乾脆來去用英文體日文體好了
Saturday, March 18, 2006
盗版音樂與跨國音樂公司
但主流市場的音樂,我必須承認,近幾年成長很多了。像孫燕姿。她的聲音或許不怎麼樣,唱起現場來有氣無力的,但她的專輯製作卻有在求新求變,不管是不是抄來的,我想她的音樂至少超脫了芭藥。不再是那種把一種風格玩到死,歌手也死了的那一型。除了她,當然還有別的類似的音樂人。抄是一種進步的方式,但能不能進步到超越自己模仿的對象,則是另一件事。要超越,需要更認真努力。而認真努力的結果,要在體質不良的台灣音樂公司中生存,只能燒香拜佛。
台灣沒有幾家以本土音樂市場為主軸的音樂公司,而多是國際分公司。他們的目標不可能先放在培植有世界市場的本土音樂,相反地,他們只在獲利為先的狀態下,必須想著如何透過自己其他己經在別的市場獲得成功的音樂資源,輸入台灣。以台灣媚外甚上的民族性,把這些己被別的市場證明過的音樂,殖民到台灣的音樂人口身上,藉由它們的文化及資本優勢,控制台灣的音樂品味。台灣了不起是做為華文世界的窗口罷了,但在中國逐漸開放後,殖民台灣音樂市場的利益己日漸消逝,當然不可能再多放資源來培養本土歌手,除非在中國大陸及其他華文市場可以嗅到利益。
更何況,台灣的音樂市場和音樂素養,並不是靠著幾個人就可以做起來的。台灣的音樂市場的問題,在於過度依賴媒體,依賴人氣,而不是依賴實力。但像黃小琥這種實力唱將,反而留落煙霧潦繞的場合去過生活,談創新實在太難,也很折損她的音樂生命。也因此,真正的音樂創作人很難找到地方紮根。很難有幾個人能像上回客死異國的原住民音樂人(?浪)一樣,有一天醒來,發現自己可以做出不同的音樂來滿足自己的音樂想像。也因為環境有限,很難在出版前就有一群人熟悉他/她,而只能跟著媒體炒,在綜藝節目裡把自己娛樂化。
其實殺了音樂的不是盗版,而是每個個人用什麼態度來聽音樂。如果每個個人所期待的都不過是厠所音樂、捷運音樂、塞車音樂,就算是超級經典的Gould+Bach(純舉例),也是被當成廉價的盗版檔案傳來傳去。至於音樂到底值多少錢的問題,就更抽象了,因為藝術品所帶給人的感動基本上都是無價的。在iTune Store上買歌所需付的錢,不見得對街頭阿多仔歌手來說,就是一個合理的價格。這就叫「市場」,這是供需問題,不是道德問題。
至於音樂素養,就更別指望台灣的音樂教育了。我家沒有錢送我去學鋼琴小提琴,因此,印象中的音樂課是在唱先總統蔣公紀念歌,而每天必聽的音樂是國歌和國旗歌。
總之,我不CARE音樂公司賺不到錢。他們本來就很少關注台灣整體的音樂需求,他們只希望辦簽唱會賺錢。他們並不會希望觀眾的品味進步,因為觀眾品味的進步,會讓他們增加賺錢的難度。利字當頭、賺飽就走的跨國音樂公司,會這麼做嗎?
Friday, February 24, 2006
Not just a game
http://www.politicalcompass.org/
唸國中國小的時候,做過自己合唸什麼科系的心理測驗。漸漸長大以後做的心理測驗則娛樂成份居多。不過,最近看到上面這個網站,它給人家做的測驗,卻是為了讓你自己搞清楚,究竟自己是屬於右派/右派/法西斯/自由主義。當你做完測驗的時候,你會在四個象限裡找到自己的落點,而且透過比對網站所提供的下面這張例圖,讓你比照自己做出來像世界上哪個政治名人。你做出來會象是剛剛翹掉的以色列總理夏隆,還是伊拉克山大王海珊?還是達賴喇嘛?

直覺上,我看到達賴落在"左派+自由主義者"的位置時有點傻掉。我腦子裡的左派,多是留著大鬍子的游擊隊,但達賴的形象太過溫和,讓我忘了他對真理有著絕對堅持的強烈意志。相對的,新任教宗卻雖也算在左派,但卻被放在靠近法西斯的向度裡,我就有點為他不捨了。沒辦法,他是一神論天主教的頭頭,拜的是有很多象徵形式的上帝,而同樣的宗教領袖達頼,拜的卻是抽象的佛,而且他被迫在外流浪無定所,所以兩者在形象上有點差別吧。
我在想,台灣的政治人物,十個有九個都會在右上角。而那些企業龍頭更絕非第一象限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