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馬在藍營裡只是個愛空(icon)。 拿來鬥阿扁的愛空, 拿來對抗"本土化"的愛空。他長期以來在國民黨國結構內都只是個招牌,而不曾管過櫃台。加以他孤芳自賞的政治性格和麗質難自棄的個人魅力,導致他中國民黨既有權力架構中,既格格不入卻又唇齒相依。他看得見國民黨的缺點,但他並不是能掀起革命的人,國民黨的結構性罪惡也不容許他有過多動作。官僚出身的他總是築牆改革,先控制住力之所及的範圍,再出手調整他掌控中的事物。2008年他之所以能夠代表國民黨選總統,不是他能帶領國民黨開創新格,而是他能擊敗民進黨。換句話說,他在總統大選中,是絕世兵器倚天劍,但操刀的劍客仍然只是滅絕師太之流。
絕世兵器是否有自己的意志?它是否能感受到操弄它的劍客是個庸才?也許可以。但問題是,there is nothing he can do。它對於自主性的渴望,表現在各項重大人事提名案之上,他長期處於國民黨權力邊緣的事實,讓他無需過度分心尚未被滿足的酬庸;蒙破爛憲政之福,他不受立院威脅的權力,讓他無需即刻回餽飢渴的派系黨閥;一笑眾生倒的熟男魅力,讓他不必向媒體解釋難以算計的人事抉擇。事實上,在馬人望最低的這一刻,如果再選一次總統,國民黨內又有誰可以代他出馬?民進黨內又有誰有信心能克敵致勝?沒有。
如果綠營的人看不懂馬/國非一體的事實,就妄費他們玩政至今。事實上,他們懂的。蠢的是,當他們看出馬/國之間既分且合的矛盾後,卻不選擇見縫插針,讓民眾看清"馬/國不兩立",反而提出馬"治國無方"或"馬無法整合國民黨"的論述。試問,扁初上台時不也曾因其理想性格弄得政壇雞飛狗跳,他曾幾何時又治國有方了?況且,馬若治國有方,綠營能濫芋充數至今嗎?馬若能整合國民黨,綠營未來還能有多少政治舞台?而今劉內閣的手忙腳亂和立院與總統府間的差池,都說明了馬/國之間尚處磨合期。急功好利的綠營政客,竟急於將馬和國這兩個心口不一的個體綁在一起,想一石二鳥,一拳二中,卻徒然給了國民黨舊勢力逼迫馬屈從的助力而已,綠營能從中得到任何好處嗎?
如果綠營想在藍綠口水戰中重新站起來,該做的不是跟著國民黨一起罵馬,而是站在馬這邊,善意地給他鼓勵,給他建議,同時也說給台下看戲的民眾聽,藉此重新擦亮理性問政的招牌,並從中乘機裂解馬/國體制,擴大馬/國之間的間隙。人民之所以選馬,正是因為他們認為馬是既有政壇中的一股清流,並非真的支持國民黨。歷經數載終於玩爛意識型態招牌的綠營,如果不能在馬/國尚未合體的這個時機點上,找到自己發芽的空隙,還把自己放在藍營的對立面,這樣做除了增強敵人團結外,別無好處。
"馬綠合作"聽來固然荒謬,但過往的理想性格已全數兌換成現金的綠營,到底剩下什麼可以和藍一拼?從過去的歷史來說,馬英九這個人雖然固執,但非十足奸惡之徒,腦袋也還算不壞。縱使他背負著過多的國民黨意識型態,但在國民黨眾中,最可能獨立於既有分贜體系之外,而願成就個人政治光環的,也是馬。綠營如果還在乎人民福祉的話,真正要反的對象,應該是那些意在復辟的權貴,而不是一把能為己所用的倚天劍。倘若真能夠放下藍綠對立的無聊把戲,丟棄為反藍而政的招牌,綠營人士才可望重新拾回為民而政的聲譽。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