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07, 2008

阿里山上的鹿仔樹

怡娟看了下面這則新聞後, 便紅了眼眶
我也是氣憤難消

這則新聞不單說明了阿里山而已
還有雪山vs宜蘭, 蘇花高vs花東 青藏鐵vs西藏
以及眾多全球化的事例

也讓我想起李喬的小說:那棟鹿仔樹



壹蘋果網絡 | 鮮話 人間異語 | 人間異語:可憐阿里山人摸不著陸客 | 2008-07-07
人間異語:可憐阿里山人摸不著陸客
2008年07月07日蘋果日報
人間異語
放大圖片
劉先生 飯店業者圖片: 1 / 1

Q:阿里山在國人心中地位一直下降,這幾年反成觀光客最愛,為什麼?
A:阿里山從921以後很辛苦,1、2年沒人來,我們一直等,從國民黨政府等到民進黨政府都沒人,我們等到失望,就開始自己努力去開創國民旅遊、東南亞市場。到現在,我們有穩定市場,台灣旅遊人口素質越來越好;香港、日本及東南亞客人也很愛阿里山,在地人一步步建立自信。
Q:怎麼看陸客來台?
A:陸客來台,政府完全把我們排除在外。那天觀光局帶踩線團來,到大停車場就直接到火車站坐小火車到神木,玩完就到阿里山賓館吃飯,火車、賓館全是政府委外給財團經營的;陸客吃完午飯就走了,我們連陸客都沒看到。政府錯誤政策只讓民間利益團體跟財團得利,經濟效益沒普及地方。
Q:問題出在哪?
A:首先是旅行社控制行程,團進團出一定要透過旅行社,他們一競爭就削價,不敷成本就帶陸客shopping。之前規定陸客1天80美金才合理,有導遊28塊美金標到,賺什麼?靠購物。



導遊剝削抽4成
有陸客上阿里山住斗南,因導遊怕他們口袋花光,也擔心他們知道台灣市場行情。像阿里山茶定價公開,成本高,導遊就帶陸客到遊樂區外買越南及大陸茶,1斤好幾千,導遊抽4成,還送中餐,你看利潤有多嚇人。
Q:陸客會笨到不知道?
A:所以我們當地人很痛苦,覺得這些人在搞爛阿里山。所以阿里山人才說:如果旅行社削價導致利潤有問題,我們寧願不接陸客。為了陸客,破壞好不容易建立的市場機制,而且只考慮陸客,台灣人呢?若繼續這樣,5年台灣觀光就被搞臭。
真正帶頭摧毀阿里山的就是觀光局、林務局跟阿里山森林管理處,只顧倉促擁抱陸客,根本不願好好規範旅行社訂出標準規格行程;林務局只想把在地人趕出遊樂區,未來將遊樂區整個給財團經營;阿管處則粗暴的對待地方文化。
我想問他們:「阿里山要拿什麼給陸客看?」大概只能拿那幾棵檜木,可是檜木也不是他們種的。阿里山出名是因《高山青》這首歌,阿管處就在車站弄個原住民歌舞,可是這樣只是商品,為何不讓他們回部落表演?為何不蓋個鄒族傳統文化園區,讓各部落展售農產手工藝品,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卻寧願給財團蓋飯店?
阿里山伐木史,也可以做個文化村;還有廟宇文化,像我們受鎮宮每次廟會,觀光客看得都不想走,晚上流水席有人就跟我們一起吃,還有外國人。只有這些特殊台灣文化才會讓客人回去還常想起阿里山,這些連我們下里巴人都懂,政府為何不做呢?



惡搞家鄉很心痛
我在阿里山做旅遊20年,知道越多越痛苦。我大專畢業在台北工作,待遇很好薪6萬,後來弟弟車禍過世,只好回來;阿里山沒什麼工作,我去應徵旅社,薪水變9千,那時旅社很沒系統,我從洗馬桶到跑業務什麼都要做,每天從早忙到晚,我想既然回來,什麼都要忍。那時只要有旅館管理訓練課程我都跑去上,就想把旅館品質做起來。
我是山上孩子,國中就帶著帆布包下山讀書,過程比別人苦,所以比別人更在乎阿里山,現在看到有人這樣惡搞家鄉,真的很心痛。




記者陳玉梅採訪整理

Sunday, July 06, 2008

走出藍綠對立的政治思維

我一直認為,馬在藍營裡只是個愛空(icon)。 拿來鬥阿扁的愛空, 拿來對抗"本土化"的愛空。他長期以來在國民黨國結構內都只是個招牌,而不曾管過櫃台。加以他孤芳自賞的政治性格和麗質難自棄的個人魅力,導致他中國民黨既有權力架構中,既格格不入卻又唇齒相依。他看得見國民黨的缺點,但他並不是能掀起革命的人,國民黨的結構性罪惡也不容許他有過多動作。官僚出身的他總是築牆改革,先控制住力之所及的範圍,再出手調整他掌控中的事物。2008年他之所以能夠代表國民黨選總統,不是他能帶領國民黨開創新格,而是他能擊敗民進黨。換句話說,他在總統大選中,是絕世兵器倚天劍,但操刀的劍客仍然只是滅絕師太之流。

絕世兵器是否有自己的意志?它是否能感受到操弄它的劍客是個庸才?也許可以。但問題是,there is nothing he can do。它對於自主性的渴望,表現在各項重大人事提名案之上,他長期處於國民黨權力邊緣的事實,讓他無需過度分心尚未被滿足的酬庸;蒙破爛憲政之福,他不受立院威脅的權力,讓他無需即刻回餽飢渴的派系黨閥;一笑眾生倒的熟男魅力,讓他不必向媒體解釋難以算計的人事抉擇。事實上,在馬人望最低的這一刻,如果再選一次總統,國民黨內又有誰可以代他出馬?民進黨內又有誰有信心能克敵致勝?沒有。

如果綠營的人看不懂馬/國非一體的事實,就妄費他們玩政至今。事實上,他們懂的。蠢的是,當他們看出馬/國之間既分且合的矛盾後,卻不選擇見縫插針,讓民眾看清"馬/國不兩立",反而提出馬"治國無方"或"馬無法整合國民黨"的論述。試問,扁初上台時不也曾因其理想性格弄得政壇雞飛狗跳,他曾幾何時又治國有方了?況且,馬若治國有方,綠營能濫芋充數至今嗎?馬若能整合國民黨,綠營未來還能有多少政治舞台?而今劉內閣的手忙腳亂和立院與總統府間的差池,都說明了馬/國之間尚處磨合期。急功好利的綠營政客,竟急於將馬和國這兩個心口不一的個體綁在一起,想一石二鳥,一拳二中,卻徒然給了國民黨舊勢力逼迫馬屈從的助力而已,綠營能從中得到任何好處嗎?

如果綠營想在藍綠口水戰中重新站起來,該做的不是跟著國民黨一起罵馬,而是站在馬這邊,善意地給他鼓勵,給他建議,同時也說給台下看戲的民眾聽,藉此重新擦亮理性問政的招牌,並從中乘機裂解馬/國體制,擴大馬/國之間的間隙。人民之所以選馬,正是因為他們認為馬是既有政壇中的一股清流,並非真的支持國民黨。歷經數載終於玩爛意識型態招牌的綠營,如果不能在馬/國尚未合體的這個時機點上,找到自己發芽的空隙,還把自己放在藍營的對立面,這樣做除了增強敵人團結外,別無好處。

"馬綠合作"聽來固然荒謬,但過往的理想性格已全數兌換成現金的綠營,到底剩下什麼可以和藍一拼?從過去的歷史來說,馬英九這個人雖然固執,但非十足奸惡之徒,腦袋也還算不壞。縱使他背負著過多的國民黨意識型態,但在國民黨眾中,最可能獨立於既有分贜體系之外,而願成就個人政治光環的,也是馬。綠營如果還在乎人民福祉的話,真正要反的對象,應該是那些意在復辟的權貴,而不是一把能為己所用的倚天劍。倘若真能夠放下藍綠對立的無聊把戲,丟棄為反藍而政的招牌,綠營人士才可望重新拾回為民而政的聲譽。